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能否话复制的新跨链贵,赛道T神

能否话复制的新跨链贵,赛道T神

2025-10-06 02:02:10 [布局] 来源:链讯热点

最近我在研究跨链项目时,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Axelar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项目,市值竟然悄无声息地突破了2.9亿美元,排名也从200名开外飙升到130多名。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行业的观察者,这不禁让我想深入探究一下它背后的故事。

凭什么脱颖而出?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正在使用某个DeFi应用,突然发现它竟然可以无缝连接到以太坊、波卡、Cosmos等不同生态链上的资产,就像用微信转账给支付宝一样简单。这正是Axelar想实现的愿景——成为Web3世界的"跨链路由器"。

有趣的是,Axelar的技术架构让我想起了一个高速公路收费站。每条连接的区块链就像是不同的高速公路,Axelar则在每个入口处设立"网关"(就像ETC收费站),验证者们则像收费员一样核对每笔跨链交易的合法性。这种设计确实巧妙,但也不得不让人思考:75个验证者真的足以保障价值数十亿美元资产的安全吗?

团队背景:豪华阵容撑腰

创始人Sergey Gorbunov和Georgios Vlachos的故事特别值得一提。他们就像是区块链界的"学霸组合"——一个是MIT加密学博士,一个是国际数学奥赛金牌得主。这种"学术派+实战派"的组合让我想起了早期的以太坊团队。不过话说回来,如今区块链领域最不缺的就是技术天才,关键是要能把技术落地。

融资与估值:1亿美元背后的期待

当我看到Axelar的融资数据时,着实吃了一惊:种子轮375万、A轮2500万、B轮3500万,加上5000万的代币融资,总计超过1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这让我想起了2018年那些动辄融资数亿的项目潮。不同的是,Axelar至少已经拿出了可用的产品。

代币经济:天使还是魔鬼?

AXL的代币分配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团队和公司掌控着近30%的代币,这在业内不算罕见,但8.5%的通胀率确实有点高。想象一下,你存了100个AXL,一年后实际购买力可能只剩90多个。不过11.5%的质押收益率倒是颇具吸引力,这让我想起去年Luna崩盘前的高收益盛况(当然这只是类比)。

挑战与机遇:夹缝中求生存

说实话,跨链赛道现在就像是一场"三国演义":波卡、Cosmos两强争霸,Axelar则在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我注意到它近期转向了L2跨链方向,这个转型让我想起了当年Netflix从DVD租赁转向流媒体的故事——有时候顺势而为比技术创新更重要。

不过最让我困惑的是:随着以太坊L2解决方案的成熟,跨链的需求是否会逐渐减弱?这就像智能手机普及后,MP3播放器市场逐渐萎缩一样。Axelar的高估值是否建立在了一个可能被技术进步消解的需求之上?

投资思考:机会与风险并存

最近AXL的价格从最低点反弹了近一倍,这让我想起了2020年DOT的崛起。但理性地说,Axelar要达到DOT的高度难度不小。如果非要我给个预期,我觉得5-10倍的成长空间可能更为现实。

总的来说,Axelar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团队在做一件正确但不一定容易的事。在这个行业里,有时候技术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找到真正的市场需求。Axelar的未来会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回顾)

推荐文章
  • 市场动荡中,这位以太坊大户的操作透露了什么?

    市场动荡中,这位以太坊大户的操作透露了什么? 最近的市场行情让不少投资者手心冒汗,以太坊价格已经跌破了1600美元的心理关口。有意思的是,就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有位神秘的"0xb154"大户却逆向操作,从币安一口气提走了价值810万美元的ETH。大户们的逆向思维经验告诉我们,在市场下行时,普通投资者往往会恐慌性地把代币转移到交易所变现。毕竟,像币安这样的平台提供了方便的兑换通道,可以把波动的加密货币换成相对稳定的法币或稳定币。但这位大户却反其... ...[详细]
  • 香港数字矿业新机遇:一位金融科技主管的真诚分享

    香港数字矿业新机遇:一位金融科技主管的真诚分享 记得那天站在2023全球数字产业峰会的讲台上,望着台下数百位行业精英热切的目光,我作为香港投资科技署的一员,内心充满激动。这不仅是一次例行演讲,更是向世界展示香港数字金融野心的绝佳机会。香港正在书写数字金融新篇章说实话,在这个充满争议的数字资产领域,香港的选择曾经让我辗转反侧。但当我看到上海万向区块链大会上那些热烈的讨论后,我确信我们正站在历史性的转折点上。在香港这块金融沃土上,数字矿业正在生根发... ...[详细]
  • 当区块链遇上安全:CertiK专家谈Web3时代的生存法则

    当区块链遇上安全:CertiK专家谈Web3时代的生存法则 上海外滩的风里飘着区块链的气息——2023万向区块链峰会的召开让这座金融之城再次成为科技焦点。作为参会者之一,我有幸见证了这场思想碰撞。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香港立法会议员邱达根等重量级人物的出席,为这场盛会增添了不少份量。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CertiK首席安全官李康教授在"Web3基石:安全与隐私"圆桌上的真知灼见。Web3的青春期烦恼记得李教授开场就用了个很形象的比喻:现在的Web3就像个... ...[详细]
  • AI时代下的身份保卫战:EAS如何为以太坊筑起信任防火墙

    AI时代下的身份保卫战:EAS如何为以太坊筑起信任防火墙 在今年的EDCON 2023超级演示决赛上,一个低调但极具革新性的项目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以太坊认证服务EAS。这让我想起第一次看到iPhone发布会时的震撼感,EAS同样具备这种改变游戏规则的潜力。作为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EAS可能是继DeFi之后,以太坊生态最令人兴奋的基础设施创新。数字身份危机的时代解药想象一下,三年后的某天你收到FaceTime来电,屏幕上是"母亲... ...[详细]
  • 当稳赚不赔遇上区块链:揭秘那些披着科技外衣的金融骗局

    当稳赚不赔遇上区块链:揭秘那些披着科技外衣的金融骗局 最近在金融圈子里,"稳定币+RWA"这个组合简直成了香饽饽。说实话,每次看到这种新概念被炒得火热,我这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油条就忍不住要捏把冷汗。你们知道吗?就在上周,我一位做私募的朋友还在饭桌上眉飞色舞地介绍一个"区块链+黄金"的项目,说什么年化12%稳赚不赔,听得我直摇头。1. 那些精心包装的"财富陷阱"咱们先不说大道理,就聊聊我亲眼所见的一个案例。去年有个号称用区块链技术把迪拜房产代... ...[详细]
  • GFT代币走势分析:一场充满想象力的价值冒险

    GFT代币走势分析:一场充满想象力的价值冒险 说到Gifto(GFT)这个项目,其实挺有意思的。它就像是区块链世界里的"礼品店",让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贺卡、数字艺术品甚至是红包来传递情感。我特别喜欢它的慈善捐赠功能,用加密货币做慈善,这个创意真是既前卫又暖心。当前市场表现:让人心跳加速的行情最近GFT的表现简直让人眼前一亮!截至我写这篇文章时,它的价格已经冲到了0.012美元左右,单日涨幅接近45%,周涨幅更是接近47%。说实话,这种暴涨行情在... ...[详细]
  • 比特币VS Web3:谁才是加密货币寒冬里的扛把子?

    比特币VS Web3:谁才是加密货币寒冬里的扛把子? 各位币圈老铁们好啊!作为一个在熊市里反复被割的"老韭菜",最近我参加了一场绝对值得分享的Web3线下聚会。说来好笑,能被邀请完全是因为在币安广场上跟负责人多唠了两句嗑。第一次参加Web3聚会的震撼体验作为一个入圈才两年多的内容创作者,这次的经历真的让我大开眼界。签到现场清一色的BN美女,搞得我这个女生都亚历山大。更绝的是,这些小姐姐不仅颜值在线,个个都是实力派!年轻、有活力、满脑子都是奇思妙想——... ...[详细]
  • Web3革命:我们正站在新经济时代的十字路口

    Web3革命:我们正站在新经济时代的十字路口 说实话,作为一个在投资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最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Web3到底意味着什么?"这让我想起90年代互联网刚兴起时的情景——当时很多人觉得那只是一时的新奇玩意,但现在回头看,错过那个投资窗口期的人都在扼腕叹息。Web3:不是单一技术,而是一场技术革命Web3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技术"全家桶"。想象一下,当你把AI、区块链、物联网这些技术像乐高积木一样拼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我亲眼... ...[详细]
  • Maple Finance的RWA突围战:TVL暴涨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Maple Finance的RWA突围战:TVL暴涨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说实话,当我看到Maple Finance第二季度TVL激增四倍的数据时,第一反应是"这项目终于找到感觉了"。作为一个跟踪DeFi领域多年的观察者,我清楚地记得去年Maple因为无抵押贷款导致5000万坏账时的狼狈。但现在,他们似乎找到了打开RWA这扇大门的正确钥匙。产品创新:从危机到转机Maple的转型之路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失败是最好的老师"。去年那场灾难性的坏账风波后,团队明显变得更加务实... ...[详细]
  • 区块链新篇章:公众联盟链2.0如何重塑金融信任

    区块链新篇章:公众联盟链2.0如何重塑金融信任 记得去年参加区块链峰会时,我就有个强烈的预感:联盟链和公链的融合是迟早的事。没想到今年在上海举办的第九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上,微众银行的马智涛副行长就给我们带来了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区块链的"五年之痒"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区块链的金融机构之一,微众银行从2015年就开始在这个领域深耕。马行长在演讲时打趣说,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做"回头看",就像我们金融机构定期要做的工作总结一样。不过在我看来,这更像是区块链从... ...[详细]